紅薯塊根膨大期即是紅薯生長后期,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,此期雨量偏少,晝夜溫差大,紅薯莖葉生長由強轉弱,葉片枯黃脫落,養分集中向塊根輸送。在管理上要繼續保護莖葉,維持正常生理功能,促進塊根迅速膨大。厚禾生物葉面肥
施裂縫肥。紅薯塊根膨大期一般從8月下旬開始,行間由于塊根膨大而出現裂縫,此時要追施裂縫肥,防止莖葉早衰和加快薯塊膨大。以灌施氮鉀肥為主,一般在8月下旬用3%~5%的硫酸鉀或15%~20%的草木灰浸出液,也可用1%的磷酸二氫鉀肥液,每畝灌肥液100~150公斤。或每畝追施硫酸銨4~5公斤,兌水500公斤;也可用人糞尿200~250公斤,兌水600~750公斤,順壟灌縫施入。還可每畝灑施草木灰水150~200公斤。對晚熟有早衰的地塊可灌施2%氮、磷、鉀混合液。
嚴禁翻蔓。翻蔓會損傷莖葉,影響光合作用,降低養分的積累,薯塊增重受到影響,一般減產20%~25%,高的達30%以上。因此,紅薯在整個生育期中均不宜翻蔓。對于長勢較旺的紅薯田,宜用打蔓尖或輕提蔓的方法控長,抑制纖維根的生成,達到避免纖維根對養分的消耗,提高葉片光合能力,促進薯塊膨大的目的。
肥料產業自助互聯平臺
為肥料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
防旱排水。在紅薯生長后期遇到干旱天氣,有條件的地區要隔溝澆水,以水調肥,促進莖葉生長,擴大光合面積,增加光合產物,有利于塊根膨大。但在收獲前20天內不宜澆水,以免降低紅薯塊根的耐儲性。若遇到秋澇,要及時清溝排水,防治薯塊受漬,形成硬心爛腐導致減產。葉面肥
葉面噴肥。紅薯生長后期,根部吸肥能力減弱,實行葉面噴肥可確保塊根膨大所需養分。一般丘陵坡地或有早衰現象的田塊,應噴施0.5%的尿素液;葉蔓長勢偏旺的田塊,應噴施0.2%的硫酸鉀或5%的草木灰浸出液;一般田塊可噴施0.4%~0.5%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。每畝每次噴肥液75~100公斤。噴肥時間一般從8月中旬開始,每隔7~10天噴1次,共噴2~3次,噴肥時間應掌握在晴天傍晚前進行,噴后下雨應補噴。
施膨大素。紅薯膨大素是一種復配型植物生長調節劑,可促進根系發育,提高單株結薯數,促進地上部分莖葉生長,增強光合作用,改善薯塊大中小比例,加快薯塊膨大,可增產10%左右。8月下旬,用1包膨大素兌水20公斤過濾后,步行速度噴施葉面,一般噴施2次即可